從未在花季賞過花的花小落,見過花海的這趟「初賞」,成果實在讓我太滿意啦!
正月初三的早上八點就從桃園出發,前往最夯的賞梅之地-「風櫃斗」,
出發前,已經去過兩回的朋友意興闌珊地告知
「那裡沒有照片上那麼漂亮,妳看了後會很失望...........,
來回一趟這麼遠的車程...乾脆連附近的"烏松崙"、"牛稠坑"也走一趟好了。」
有更多景色可以看,花小落當然點頭如搗蒜囉!
有蜂窩耶!
近中午時分才到信義鄉,往山上的路滿滿的都是車!天啊!
千萬不要像去年在無極天元宮那樣,人比花多..賞花成賞人!
抵達「風櫃斗」之前,朋友先彎進了「烏松崙」....嘿嘿,這一彎反倒讓他開了眼界吶!
他說從未看過這麼濃密的梅!但見一大方雪白覆滿了山腰,
停下車準備深入瞧瞧,屋前一個村民向我們收取20元,價錢不挺貴,似乎還便宜了許多,
這位老兄恐怕只是收好玩的,否則那麼一大片梅林,誰進出又怎能記得清楚呢?
穿過小屋庭院,那位仁兄強調眼前這兩株梅樹不但是"梅王梅后",而且各有象徵。
看了好一晌...梅樹支幹底部的造型,倒是蠻像一回事兒。
走入林中,有如步入漫天雪花
好大一株梅樹!
古往今來,只聞詩詞者咏嘆梅的傲骨、高風亮節,今日這一看,硬是多了點不同
一樹白梅搖曳生姿,狂放的姿態有如揮舞節奏的指揮家,
我說,梅 - 不只傲,還狂,冰清仙子,潔身自愛,但不忘展現其優點!
事實證明,「風櫃斗」朝聖的遊客之多果然沒讓我失望...
若不看底下鋪的這塊紅油紙,在梅樹下用餐的確是蠻寫意的...
左下方那盤老闆說它是「龍鬚果」,以為跟龍鬚菜有關係...最後斷定它屬於"轐仔類"(葫蘆),
而那鍋看起來滿是白菜的梅子雞,可真是好吃的緊!唔~酸得夠勁兒!
來不及拍雞湯滾沸後樣子,就通通被我塞進肚子裡啦!
這兒應該是「風櫃斗」的市集吧!瞧唯一方向的小路塞滿了房車與人群,
路旁幾位村民吆喝著:「牛稠莊沒路過去了,前面沒路啦!二十幾台車現在都在倒退,別再往前了!」
呃!這裡的「梅后」似乎瘦弱了點噢...另一株「第一名」還頗有老爺的架勢呢!
接下來請欣賞花小落此回的攝影,也添上了本身較喜愛的"咏梅"詩詞。
殢人嬌.後亭梅開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雲間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一剪梅 李清照
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纔下眉頭 卻上心頭
臨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嘖!沒詩好想了...就學時期就特別鍾愛李清照的詞,也不是"為賦新詩強說愁",應該是那時加入詩詞吟唱課程的關係吧。
唉...少了這些比電線杆還直的檳榔樹,該有多好噢?
非常非常憎恨檳榔!若說檳榔尚有一絲可取之處也就罷了,偏偏一無是處!纖維質?我呸!
搞不懂...南投不是很需要做好水土保持嗎?怎麼山上的植物除了檳榔樹,還是檳榔樹?
江蘇有波千頃的雪海,台灣也有瀰漫數十里的一片白。
這一日,台灣也有「香雪海」- 烏松崙山腰處!
買了2瓶梅酒回家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