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許多「防蚊寶典」,例如,穿淺色衣服較可避免蚊子叮,而喜歡吃肉、體溫較高者則易引發蚊子「食欲」,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台大昆蟲系教授徐爾烈表示,會吸引蚊子叮人的因素,其實最重要的是二氧化碳,蚊子在遠距離就可辨識二氧化碳,所以只要有呼吸的人,無法避免排出二氧化碳,就必定吸引蚊子靠近。

 

 

  此外,體溫的確也是蚊子叮人的因素之一,徐爾烈曾做過實驗,發現蚊子最有「食欲」的體溫是30~35℃,而人體的體溫一般在36℃、37℃,且體表的溫度會略低,剛好落在蚊子喜歡叮的溫度範圍內,所以體溫高低並不會特別影響被叮機率。

 

 

  他強調,實驗顯示,低體溫的冷血動物如青蛙、蛇、烏龜等,照樣會被蚊子叮,而高體溫達37、38℃的鳥類,有些蚊子特別喜歡,可見蚊子的「胃口」之大,高低體溫都無法倖免。

 

 

 

  至於淺色衣服是否可避免蚊子叮咬?徐爾烈澄清,這其實是誤傳,淺色衣服並無驅蚊效果,只是比起深色衣服,在淺色環境下,民眾較易發現蚊子接近,可以及時驅趕蚊子而已。

 

 

  而一般認為的吃肉、酸性體質者,較易被蚊子叮,同樣缺乏科學根據;徐爾烈說,蚊子在吸血之前,並無法感覺出誰吃肉多、誰的體質酸,自然也不會有所選擇,只要有血吸就好。

 

 

  徐爾烈也提醒,白天活動的蚊子以白線斑蚊、埃及斑蚊為主,夜間則是三斑家蚊、熱帶家蚊,而補蚊燈利用蚊子的趨光性加以消滅,所以僅對夜間活的蚊子較有效,白天點捕蚊燈效果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樓地下室都設有汙水池,很容易孳生寒帶常見的「地下家蚊」,民眾不妨在汙水池的管道間、人孔蓋加裝細網,以防蚊子跑出來為禍。

.........................................................................................................

 

  以上轉自【2006/07/20 民生報  記者薛桂文/報導】

 

 

  1.那以後睡覺的時候把鼻孔塞住,就不會半夜被叮到滿身滿腳了.....

 

 

  2.不小心瞄到一個錯別字:捕蚊燈的"補"。 哈哈 我真無聊...

 

 

【其他知識】 說 蚊 子 能 傳 播 愛 滋 病 毒 是 不 正 確 的 。 若 是 蚊 能 夠 傳 播 病 毒 的 話 , 感 染 病 毒 的 人 數 應 不 止 於 現 有 數 目 。

 

  蚊 是 會 傳 播 瘧 疾 , 但 不 會 傳 播 愛 滋 病 毒 。 蚊 子 吸 血 之 後 , 會 把 血 液 消 化 , 而 不 會 再 注 入 另 一 人 體 內 。

arrow
arrow

    花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