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篇)敢說自己的爺爺是聖人?會不會太誇張?太吹捧自家人了吧!
何謂「聖人」? 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聖人之在天下,惵惵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常德章第四十九
問現今世上誰能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 修行之人能做到的少之又少,更遑論在爾虞我詐的政壇上了!
謹以最恭敬的心撰寫這篇文章,藉著這機會讓我對祖父的認識更深。
(爺爺這本傳記封面跟老爹太神似啦!)
胡龍寶(1911~1997)
臺南人。
1919年入善化公學校,並入私塾習讀四書五經。1926年考入嘉義農林學校,畢業後擔任安順庄產業技士, 之後任安定庄產業技士兼勸業主任、庶務主任、安定庄助役及產業組合組合長等職。1945年升任安定鄉鄉長,翌年,當選臺南縣臨時參議會參議員。1948年當選臺南縣農會及省農會理事,對於農業造林極有研究,深知民間底蘊。< /span>
1951年當選第1屆臺南縣議員,並擔任中國國民黨臺南縣改造委員會委員,繼任臺南縣黨部主任委員、救國團臺南縣支隊長、軍人之友社臺南縣分社總幹事等職。嗣後,當選第3、4屆臺南縣長,任內主持六甲農地重畫、興建將軍漁港、推廣水土保持工作、爭取開發白河水庫、完成新市鄉大洲堤防工程等。縣長任期屆滿後,歷任臺灣省土地資源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臺灣省農會總幹事、臺灣省農林公司董事長等職。〔廖娟秀、葉翠雰,《胡龍寶傳:臺灣地方自治史人物》,1992〕
下面這張是二十一歲的爺爺在嘉義農林學校(縣嘉義農專)的畢業照。
雙眼最有神、最帥那位就是親愛的爺爺!
印象中的爺爺,慈祥又和善。
始自始總髮,至於知命,行不茍合,言無誇矜,於未嘗有喜慍之容。
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我歸母親被帶回麻豆,大妹歸父親那兒住在台北。
即使如此兩姐妹在寒、暑假時都會相互探視。 爺爺每回見我來,總是很開心地要我坐在他身旁,詢問我課業。
也因此小學六年一直保持在前兩名,為了得到他的讚賞。
記憶中最愛在爺爺、奶奶房裡,躺在床下那頭毛茸茸的大獅子上,跟著他們一起看國劇、京劇,
對於當時年幼卻對國劇有興趣的我,爺爺似乎好奇又頗開心,因此常會在一旁解釋其歷史由來或戲劇涵義。
初識五子棋及圍棋,也是在爺爺帶領之下,在每回對奕過程中,爺爺會解釋為何如此下棋,漸漸了解到爺爺的佈局周延, 穩紮穩打。
一如爺爺任職時的實事求是、謹慎小心。 隨著年紀漸長,慢慢低從外人口中得知,關於爺爺的種種建樹及事蹟,驚訝萬分之外,對爺爺更加敬佩崇拜了!
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台灣進入戰時體制,並開始強行徵召 台灣青年充當中國戰地的軍伕。
中日戰爭一爆發,深恐台灣 人叛變的日本人,極力主張台灣本地人「皇民化」,
除了強迫民眾說日語外,民間所有神像一律改做日本「國神」,因此各地寺廟被搗毀者,不計其數;
若有違背命令的寺廟齋堂,則放火燒毀。 然而在各地毀廟事件一再發生而民怨四起同時,安定莊(現在的安定鄉)卻能平安無事,
所有寺廟、公厝、神像保持良好,足見胡龍寶為維護民間傳統信仰的用心良苦。
當時二十八歲的爺爺擔 任安定莊莊助役(相當於副鄉長)
直到現在,幾乎所有認識的人都說我是個外省仔(一路發的身高+沒有口音的國語)
這不算矮的高度遺傳自爺爺高大的體型,而這勉強能糊口的「無腔調國語」也都仿自我親愛的ㄚ公!
誰說本省仔沒有好國語?聽阿爹說,當時由於阿公不會講國語,於是發憤利用任何可用的時、地,努力學習國語,
從一口生硬的「台灣國語」到一口流利。 一個而立之年的成年人短時間內改變 發音從頭學習另一種語言,這需要多少毅力?足以想見。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得以從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中解脫出來。
同年胡龍寶從安定莊助役升為安定鄉鄉長,任內期間正式加入國民黨,
此時他已擁有農會系統及安定、善化、 新化三地人士的支持。
民國三十九年,他參加為期一個月的第一階段陽明山黨訓(即革命 實踐研究院十一期),
當時台籍黨員只有三、四名。 當時任職國防部政治作戰部主任的蔣經國是主要講師之一,這是胡 龍寶與蔣經國建立關係的起步。
在民國四○年代初期,台籍人士能夠擔任國民黨縣黨部主委的,只有台南縣的胡龍寶與雲林縣的林金生。
(這張阿公任職台南縣黨部主委兼救國團台南支隊長時,在台北救國團總部與當時之主委蔣經國合攝的相片,在中學有兩年每天都看的到。˙)
台南縣地方派系發展過程大致是,先在沿海的北門地區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與經濟勢力,稱為“北門派”,也稱“海派”。
為對抗北門派,位於山區一帶有實力的地方人士組成“三新派”,三新派後來又演化出以胡龍寶為領袖的 “山派”或“胡派”。
山派在發展過程中又分化出高派”。 北門派-海派。
北門派主要是以地緣為基礎、以出身北門地區政治人物為核心形成的一股政治勢力。
其中,吳三連、高文瑞與陳華宗被稱為早期北門派的三大領袖。 北門地區靠近海邊,因此又稱海派。
海派曾在台灣地方與“中央”均有相當實力。 50年代,北門地區出身的多位政治人物身居政界要津。
政壇名人吳三連曾當選省參議員,後任台北市長;高文瑞曾任第一、二屆台南縣長;陳華宗則任縣議會議長。
後來海派代表人物有劉博文、李雅樵、洪玉欽、方醫良等。劉博文曾任第五、六屆縣長,李雅樵任第十、十一屆縣長,洪玉欽更曾連任六屆“立法委員 ”。
目前海派掌門人為前縣長李 雅樵。 海派是一支龐大的政治與經濟利益集團。
海派區域性聯合獨佔經濟與勢力主要分佈在台南縣永康鄉農會、西港鄉農會、麻豆鄉農會、學甲鎮農會、台灣省合作社聯合社、台灣省蔗農消費合作社與彰化銀行等。
其參與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有中國人造纖維、台灣合成橡膠、環球水泥、台灣風梨、三福化工、國賓大飯店、統一企業、台南紡織等企業及與相關房地產事業。
其中,擁有多個大企業的 “台南幫”基本上是海派的支援力量。
在1996年台灣領導人選舉時,國民黨在台南縣的競選組織中,台南幫的統一集團重要人物高清願任競選總部主任委員及後 援會會長,
海派大將及“立法委員”洪玉欽為競選總部總幹事,統一集團董事長吳修齊任顧問團團長。
山派。 新營地區出身的地方精英楊群英聯合新化、新豐地區與北門派對抗,號稱三新派,楊群英因此為三新派最初領導人。
善化鎮出身的胡龍寶在國民黨的大力提拔下成為三新派的領導人,逐漸發展成山派,也稱胡派。
因胡氏家族世居善化,勢力又分佈在善化、新化與新豐等山區,因此稱山派。
山派區域聯合獨佔經濟主要包括台南縣善化鎮農會、安定鄉農會、台南縣農會、善化鎮合作 社、土地銀行、第一銀行等。
參與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有農林公司、華夏海灣塑膠、大魯閣纖維、台灣農林、正豐化學、台灣機械等公司及相關營造企業。
山派主要起源於國民黨提拔胡龍寶為國民黨台南縣黨部主任,從事部署輔選組織工作,逐漸形成一股政治勢力,進而當選兩屆台南縣長,形成一大地方派系。
胡龍寶,1911年生於台南縣安定鄉胡厝寮(後改屬善化鎮)一個地方望族之家。
1938年,他出任安定鄉莊助役(副鄉長),兼產業組合長(農會前身),光復後出任安定鄉鄉長。
1946年,他當選為縣臨時議會的縣參議員,後又當選縣農會及省農會理事,奠定了胡日後在地方政壇的發展基礎。 胡龍寶從此在家鄉的善化、安定與新化三地建立了自己的基層力量。 為了鞏固政權,國民黨當局在基層起用了一批臺籍政治精英與有實力的地方人士。
在地方頗有聲望的胡龍寶自然被國民黨所看重,不久被吸收入黨。
1950年,胡參加在陽明山舉行的“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的黨訓工作,與國民黨上層開始建立起關係。
1951年,胡龍寶被吸收為台南縣國民黨改造委員會委員及臺縣農民運動委員主任委員。
同年,胡龍寶以高票當選 第一屆台南縣議員。1952年,胡龍寶被國民黨提拔為縣黨部主任委員。
在整個50年代,台灣各縣市出任縣市國民黨黨部主任委員的只有胡龍寶與雲林縣的林金生。
胡任縣黨部主委後,積極吸收新黨員,發展地方組織,甚至提出一鄰一個黨員,一村裏一個小組 ”的口號。
胡龍寶從此打下了紮實的地方黨務方面的力量與基礎。在1957年的第三屆縣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胡龍寶競選,
胡龍寶大勝北門派,以17.8萬張選票高票當選。三年後,胡龍寶又連任第四屆縣長。
胡龍寶在七年縣長任內,建立了勢力強勁的山派,台南縣政壇由北門派獨佔的局面被打破,出現了門北派與山派分庭抗禮的局面。
上文所提之「山、海派鬥爭」在胡縣長當政時,兩派的對峙並不明顯。
曾任第一屆至第五屆台南縣議員的北門洪清賢說道:「龍寶兄擔任縣長時,在縣議會屬北門派的十二席中,有九席對他十分尊敬,而少數幾位可能持反對意見的議員,基本上是未堅持派系立場使然,倒不是對他個人有什麼反感。為什麼?因為他上任之後,在施政建設方面從不偏袒。」
胡龍寶省龍會總幹事任內,當時之經濟部長孫運璿前往視察。
【甲等縣長~一位謙沖惜才的長者】
-王清治1992年(曾任中國時報特派員,現任自立報系台南辦事處主任) 「賣土地,選縣長」到如今這句話,還有人在講。
胡龍寶是兩袖清風的告老還鄉,他離開縣府近三十年,現在仍有不少資深的老幹部,念念不忘他主政的一些點點滴滴故事,正因為他一秉忠孝的性情,才給他們留下這樣深刻的印象。
就台南縣實施地方自治以來的歷次公職選舉加以研析,北門體系支持的對象較具自由色彩。
山派則不然,其走向均循著黨部的計畫運作。 這樣的派系性格源自於胡龍寶的宦海歲月,對國民黨有始終如一的忠誠。
國中有段時間,我從永和被我阿爹轉到台中唸書,住在政府給爺爺的宿舍- 一幢日式宅院內,
爺爺也住在那兒,由小姑姑照顧著。每天一清早起床,必見爺爺對著與蔣經國合照那相片行三合禮。
爺爺從事公職,廉介自守,勤儉自持,為了競選縣長,竟將家中的 五十多甲良田,全部賣光,不剩一分一厘。
他沒留下任何土地、房子,只留下一世的好名為人津津樂道,讓晚輩的我們 以他為學習之典範。
主持農林公司時期,至南投參加地方性活動。右起第四位為當時南投縣長吳敦義,第六位為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
爺爺一生落淚兩次,一次是為他母親過世,一次就在奶奶去世時。我從未見 過他們倆爭執過,始終同進同出。
爺爺住在台南環保局後面那時,有天夜晚,上樓欲向爺爺道晚安,門半掩著,我從透出來的光線看到爺爺先向曾祖母的遺像行禮,然後坐下,桌上一幅奶奶的照片,爺爺動也不動低凝視著。
等著向爺爺道晚安的那一晚,我在門外站了好久......。
一位政治人物,做的好事未必全被報導;但其缺失行徑等負面,必被詳實記載。撰寫這篇文章之前,想多方面了解爺爺的行政過程,於是尋找相關資料,在 百來項有關他的報導中,沒有一項屬於負面。對於被稱作「甲等縣長」的爺爺,其建樹得以「族繁不及備載」形容之。若要真詳述完,恐怕得花上數萬字,
(越老越帥的爺爺~拍這張照時的爺爺已經八十多歲,可他老人家的背桿還挺的十分地直!全白的頭髮透著些許金色,而且當時爺爺的眼睛也是金棕色的!)
身為爺爺的直系子孫,遺傳了爺爺一派直率、坦蕩蕩的個性,雖然曾因年少 輕狂、愛玩而鑄下小憾。然卻從未有過悖常理或存惡念之行徑。成長過程或許跌跌撞撞,卻完全與 「風塵」二字沾不上邊。僅恪守爺爺傳承下來的優良典範。我,雖沒有爺爺的傲人政績及後人歌頌的 一生,但求不辱他老人家的名聲。
【後記】
好奇之下查詢萬年曆,發現 爺爺的出生日期及去世時間各為紫微星君誕辰及十殿轉輪王千秋。
而他去世的時間為 5/14,是否意為告知子孫「吾已逝」不得而知,但他走的時候是帶著淺淺的笑,毫無痛苦的,我知道爺爺是心安理得的離開。
(2014/10/24)
在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看到的新聞稿-褒揚令-胡龍寶
留言列表